旅遊時間:2020.02
我第一站設定去心臟音資料館
先去最遠的再玩回來
從家浦港騎來會先經過豐島美術館
那個下坡真的超感人
一定要騎腳踏車慢慢踩煞車下來
我那天呈現只要靠近豐島美術館就會一直想哭的狀態
沒在誇張 那個海景真的超美
感謝老天爺賞我一個大晴天
最遠處的山就是岡山囉
這個有名的梯田也是超壯翰的
下坡再騎個五分鐘左右就可以看到唐櫃港
這個港口是我跳的三個島之中我覺得最美的港口
再騎個十分鐘就會到了
快到時會經過一個都是石子地的小竹林
出來之後就可以看到停車場的告示牌
同時會告知你前方只能步行
雖然告示牌說車子停在照片中兩台休旅車那
但我就不想跟人擠
就停在沙灘上了
之前看人家對這資料館的評論都是很像醫院
真的超像!!!
服務人員還穿白袍
那天的服務人員超帥
後來去豐島美術館的顏值也很高
感覺都是年輕人
英文很OK
看到下方的告示
覺得四國真的很進入狀況
反觀二月初的廣島......
我後來去上廁所
馬桶是你一開門就自動升起的
全白 整個廁所都是白的
這位藝術家感覺也有他偏執的一面
法國猶太裔藝術家Christian Boltanski
查了他的作品的宗教連結性很強
一看到資料館右手邊的商品陳列區
我腦海裡馬上跑出巴黎聖母院那類的畫面
這個心跳聲還不算壓迫感重的
他其他作品很多都是黑白人像照片
展場燈光已篇昏暗又只點幾盞零星的燈
我如果晚上去看會做惡夢的那種
宗教與生死一直是他作品在探討的議題
可能跟童年經歷猶太大屠殺的經驗有關
包裝很美
就算錄一次心跳聲要一千多日幣我還是買單了
「你什麼時候會想留下心跳聲?」
「你為什麼會想留下心跳聲?」
這兩個問題在我聽完資料庫中的心跳聲後一直在思考
資料庫會呈現每個檔案錄製的時間
錄製者的年齡、國籍及錄製地點
以及想留下的話
半數以上都在香川錄的啦
但印象中也有不少歐美地區
也是好奇藝術家為什麼選擇這些地方
有些人就只是受到邀請
有些人則是想留下活著的紀錄
也有些人是已經有心血管相關疾病 想留下最後紀錄
這讓我開始思考
為什麼一出生的小嬰兒或甚至剛有心跳的胎兒
大多數父母沒有想到為他留下紀錄(好啦 有錢有閒的話)
反而是活到一個歲數人們才開始有「想證明自己活過」的想法
感覺都與害怕被遺忘有關
至於我比較膚淺一點
我就只是覺得這想法很特別
加上剛剛看到包裝很美
還有最後一個很三八的想法
我想送我的心跳聲給在台灣的另一半
恩 我真的三八到那一週立馬就海運回台灣了
聽的過程蠻有趣的
緊張的人那心臟跳的強度跟速度真的又大又快
你會想去把音量調小的那種
有一些比較年長的
我反而會想把音量調大
但也有可能只是收音沒收好
跟年紀也不一定直接相關
聽完別人錄好的心跳
除了剛剛那些小劇場
最重要的是我在聽雜音還有音訊不好是怎麼造成的
都要花錢了
當然要做點功課把他錄好
透過大家的留言我猜測
大多是太緊張或是衣服有摩擦到
然後電腦前的這片海景真的超美
我去的時候是淡季沒什麼人
所以就很不要臉的
賴在那聽心跳加看海半個多小時
有三間獨立的錄音室在櫃台旁
錄音前付款 服務人員會先進去準備加消毒
消完毒會跟你一起進去
說明完錄音步驟後就離開
左上角這個玩意兒就是錄音的東西
是不是很像聽診器XD
但想想我們人生中最常提到心跳聲這件事
大概也是醫生聽診的時候吧
其實很期待做醫生的
看到這個作品之後的心得
這錄音器超容易跟衣服摩擦
由於錄音會長達40秒
又要用滑鼠按開始鈕才開始
我在無數左有雙手交替下
發現右撇子的我按滑鼠鍵比拿錄音器好
錄音錄到左手很酸 都不能動
錄完後可以試聽一遍
如果要重錄可以再重來
結束出來後會告知你的心跳聲編號
並請你在它們的檔本和自己的光碟片簽名
當下幫你包裝好
小小的錄音儀式就結束了
資料館的位置
外面無人的海灣
還有醫院的氛圍都讓人很平靜
走回停車場的路上我選擇走沙灘
看到地方藝術家的作品
還不只一個
超可愛
剛剛路過的「無人勝出多重籃框」
是西班牙藝術家Llobert & Pons的作品
框跟球都很夠
剛開始有兩個講英文的女生在投藍
後來在彼此拍照
我立馬去搭訕問說需不需要幫忙拍合照
幫完忙後就順勢請他們幫我拍這張照了
旁邊還有兩個詭異的哆啦A夢雕像
和兩位澳洲旅人們邊聊邊走回唐櫃港
知道他們是從旁邊的直島搭船來的
專攻豐島美術館而來
時間有限這樣的安排好像也不錯